miamaja 轻油 · 轻耐
(干货攻略)涂抹面膜?买对不花冤枉钱! 涂抹面膜的种类和功能其实非常非常多: 泥粉类的泥膜,啫喱质地的保湿冻膜、乳霜质地的滋润面膜,含酸的配方…… 保湿、舒缓、修护,清洁、辅助控油、抗痘,美白、抗皱、紧致……基本主要的护肤品功效它都能覆盖 不要为了买涂抹面膜这个形式而买,还是要看你具体需要什么功能~ #涂抹式面膜应该怎么用#简单来说,你可以把他当做每周的密集或者定期护理,比如一周1-3次的泥膜、酸膜,或者每周末可以来个美白抗老类的涂抹面膜密集滋养护理,一些产品也可以用来急救,比如晒后修护的冻膜等等。 大部分涂抹面膜还是属于锦上添花,护肤中的“改善型”消费这一块,所以还是先把涂抹面膜的类型整明白了,再来看自己到底需要买什么,预算有限的话非刚需咱就不买,同类型产品不多买、不买重复。 - 【泥粉类面膜】俗称泥膜,泥膜所谓的深层清洁效果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深,光靠泥膜也不可能“彻底解决”黑头~ 泥膜真正的作用也就是清理一下表面多余的老废角质,夏天可以拿来刮刮油。这两年也有很多泥膜开始加入复合酸,清洁力度会稍微高一些。 如果你用泥膜的目的是减少黑头,那么我更建议还是要搭配酸类精华,或者含酸面膜,先疏通堵塞,让毛孔里的“垃圾”浮到表面,再用泥膜清理掉,好多人这两步总是少一步,要么就是只疏通不清理,鼻子浮着一堆白头摸着都辣手,要么是只清理不疏通,泥膜都用脱皮了,堵在里面的角栓还是顽固不动。 所以一定要两个步骤配合起来:使用频率可以交替,倒不用非得同一天,总有家人问我,是不是先擦酸再用泥膜效果更好,emm其实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,我不太建议,因为比较容易脱皮,你可以选择:每周一三五擦酸精华或者涂酸膜,周末用泥膜,这样效果也不差。 - 【含酸类面膜】这一类我把它单独拿出来,主要是这几年“酸膜”的数量越来越多,在涂抹面膜里可以单列出一类了。 酸膜最初变多,更多是一些低浓度、便于新手容易建立耐受的单品,对于一些需要建立耐受的成分有一个“短时接触法则”,就是先从涂抹上脸停留5分钟、10分钟、20分钟慢慢建立耐受,等皮肤不会很有刺激感之后,再过夜。 国产常见的含酸涂抹面膜基本都是“中低浓度+缓释技术”,再加上面膜自带的短时接触用法,比较适合用酸新手,更不容易脱皮、泛红、不舒服,而且相对酸水和精华液也更好控制用量和涂抹范围,还能帮大家建立分区护理的习惯(比如可以T区涂酸膜、U区擦舒缓面膜)。 像常见的几款:博乐达是超分子水杨酸,浓度2%;芙清有两款,2%缓释水杨酸,和复合果酸+水杨酸款;还有DRWU、初尹、肌活的乳酸膜、珀莱雅多酸面膜等等。 - 【舒缓保湿冻膜】本质上其实和各种无油凝霜、保湿啫喱的区别不是很大,主体以b5、透明质酸这些保湿成分为主,舒缓修护功效的活性物也会加一些~专攻晒后修护场景的可能会加一些“降温科技”。 使用场景的话主要是晒后涂抹,也可以搭配一些用完脸皮可能红烫的仪器,可以当仪器的前导凝胶,也可以仪器之后再涂抹一层。 还有就是分区护理,像T区敷酸膜的时候,面颊不想空着,也可以敷上一些舒缓面膜。 睡眠面膜很多也是这种冻膜质地,其实睡眠面膜就是一种商业宣传,和你直接擦带点抗氧化、修护作用的啫喱霜、精华没有本质区别。 - 【滋养乳霜面膜】本质上和滋养修护的乳霜区别也不大,一般推荐油皮用舒缓保湿冻膜,干皮直接上滋润类的这种乳霜质地的涂抹面膜。 这几年也有很多比较火的款,比如各种冰激凌、绷带、胶原修护面膜啦,还有做成小杯包装的。 功效方面除了保湿(一般是带油润滋润度的)、修护和舒缓,还有的会有点辅助提亮和紧致抗皱的作用,皮肤状态不好,可以用来作为密集保养的选择。 - 最后附上一份涂抹面膜分区护理的搭配参考: ① 混油痘敏皮,T区黑头多容易有痘痘,面颊容易泛红“外油内干” T区涂抹酸膜(每周1-2次)、清洁面膜(每周1-2次,和酸膜间隔使用),面颊舒缓冻膜 ② 混干敏感皮,T区有少量黑头、需要预防闭口,面颊容易干燥紧绷 T区涂抹酸膜和清洁面膜(一周总共2-3次左右,搭配着来),面颊涂抹乳霜质地、滋润的涂抹面膜,特别是洗澡后吹头发前可以厚敷下,可以减轻洗澡后脸颊紧绷、吹头发后更难受甚至红烫刺痛的问题。 ③ 全脸暗沉、粗糙 全脸使用适合自己的酸膜,定期改善粗糙的问题,每周1-2次(频率根据皮肤状态灵活调整),再敷1-2次可以帮助提亮紧致的面膜。 ④ 晒后修护 晒后洗卸完直接敷修护冻膜,干皮可以选乳霜质地、滋润甚至油润度高的,不要着急用酸膜,晒后一周皮肤稳定下来,没有任何受损症状,可以用酸膜来辅助加速色素代谢,让皮肤白回来的快一点。
2023-08-15
点赞 评论 收藏

评论列表:

Yme
长见识
12-05
评论 点赞
Vivi1nn1 轻油 · 轻敏
感谢分享
12-05
评论 点赞
微信用户 轻干
1
12-05
评论 点赞
查看更多

关联产品:

去逛一逛
功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