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amaja 轻油 · 轻耐 · 非色素 · 紧致
都叫修护霜,到底该怎么用? 这篇大白话就用我自用的修护霜“梯队”举例,跟大家讲明白这点事儿: miamaja的选择 图1特别急救系列,我会在术后/局部起皮,或者用过其他修护霜,但都“不太够”的时候用它们,虽然使用频率并不高,一定会备着一两只 比较有代表的是CICA系列(几个大修护品牌都有)主要成分是B5+积雪草+微量元素这些组合(有绷带霜之类的昵称) 全脸真的很干大爆皮的时候:(在我脸上)理f泉B5要比依泉绷带滋润度高,缓解紧绷那种润感更强,依泉绷带单纯镇压起皮和修复受损(干红刺痛)更强一些,以及对植物油比较敏感的可能更适合依泉一点(惰性矿油为主)。 这几年国产也出了以:类人胶原蛋白/透明质酸为主的“敷料”,像可复美这个光子/皮秒后用的比较多;我还买了NEOVA蓝铜鼻祖出的术后专用修护霜(即刻就能用的配方)预备黄金微针后用。 不过吧,这类产品往往都是厚重的乳霜,因为使用场景就特殊,还会擦脱皮的部位,所以①安全性&温和度必须足够②往往是油润厚重的质地 你一定要确认自己是不是适合这类产品,并且的确需要它们‼️ 这里面最多的坑就是某b5霜厚敷治痘痘(exo me?)去痘印(办法多了,用这个厚敷痘印淡不淡不说,不怕闷闭口吗?) 脂皮部位使用更要谨慎,所以一般会推荐封闭性也强,也适合脱皮受损急救,但没有油分的透明质酸生物膜 Cica/b5霜/绷带系列详细解读: 网页链接 图2我一般是感到皮肤有点泛红刺痛的时候,安排它们,当然皮肤如果一段时间一直不太稳定,也会一直擦,更安心 这类产品也是最最最多的,我一般是这么区分的:先按滋润度筛选,清爽、清润、水润、滋润、油润,如果你愿意看成分的话还可以分析一下含油量,有的品牌还会出多个版本。 尽量选到最适合你当前肤质的,修护的核心是不能过度补油,特别是油皮受损、敏感阶段,皮肤稳定了但闷出一脸痘,照样得不偿失。 混合皮注意分区护理,分区护理不是一定得擦两款,可以先按照T区的出油干燥程度擦一层,面颊再叠加(这样会轻松很多),如果加量不够,再考虑叠滋润度更高的产品。 还有一个重要的筛选指标就是风险成分,如果你确定你是一丁点植物油都不能碰的脂皮,或者就是不想冒风险,那目前的选择空间本身就不大了(也就不用太纠结了);还有烟酰胺不耐受、对symsitive过敏的,也可以pass掉相应的产品。 我手头这么多的舒缓修护霜:丝塔芙、purid=秋冬扛大风干冷天,对于嘴角润度很合适;优色林、皮宝两家的清爽版、FF新品四季均可,秋冬不是特别干也够用,测试新品的时候喜欢用它们兜底、安心(优色林、FF脂皮可参考);米蓓尔、可复美属于滋润清爽度刚好(但油皮肯定会觉得油的,极干燥也不太够用的),这两抗应激舒缓效果也都不错;还有一些没点名没出镜的也不错(比如皮宝特润去年秋冬的干痒“蚊子包”主要靠它镇定+巩固预防) 日常修护维稳经典单品对比网页链接 图3⃣️ 不红不痛不受损,既可以稳固屏障,也能进一步紧致、细腻。 修护和抗老本来就不矛盾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打“修护+抗老”这张牌,严格来说,修护屏障本来就是抗老的基础,修护光损失更是抗老的基本盘。 所谓“修护+抗老”一般指的是这一梯队的产品:①活性物刺激性低,不搞大破大立,而是温和养出细腻紧致②尽可能“低风险+高收益”是终极目标③技术方面:修护脂质、烟酰胺、玻色因、胜肽类以及类A类酸(温和激活再生)都是常用技术方案 医美仪器做的用的勤的,日常蛮适合这一类;日常用酸、用A类的时候也可以搭配它们(如果是定期轻焕肤、强剥脱会搭配上面两梯队,不过我不支持:先折腾得受损、再补救,不管你是什么肤质) 像topix绿茶霜虽然配方看起来也很温和,也有神经酰胺修护脂质组合(复配抗氧化剂➕胜肽),是不是看起来无比适合敏皮? 但如果你是在轻微受损或者皮肤敏感状态下用它,上脸可能会刺痛(不少这种反馈的)。 这类产品不像上面两种,是专门给敏皮或者受损期间“定制”的,所以免不了有些产品会有酒精、香精,没有那么温和,但也不能否认本身又有一定修护能力。 简单来说:包括敏感皮在内,如果皮肤比较稳定的时候,这类产品一般是用着不出错的,但如果哪天它们上脸刺痛了,就赶紧停,切换到第一和第二梯队。 (当然,如果你的敏感因素比较多,或者想要更保险一些,就别选有酒精、香精这些风险刺激源的,用着更安心些) 老文回顾:修护产品对应的受损等级网页链接修护产品“进化史”网页链接
2022-11-11
点赞 评论 收藏

评论列表:

榴莲 』略略~
6666
03-19
评论 点赞
港岛妹妹 重油 · 轻耐 · 非色素 · 皱纹
赞!
03-19
评论 点赞
未登录用户
😘😘😘
03-19
评论 点赞
查看更多

关联产品:

查看更多
功课列表